长城网讯(记者 靳晓丹 通讯员 温云岭)阳光明媚,春风送暖。眨眼就到了二月下旬,越来越多的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虽然疫情形势好转,却不可以麻痹大意,因为春季万物复苏,蛰伏了一冬的细菌病毒也蠢蠢欲动,我们除了继续对新冠肺炎严防死守外,还要加强对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春季传染病大多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等途径传播。
春季常见的“健康杀手”有这些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流感病人为传染源,主要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而传播。患病时出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症状,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2、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易感,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典型的病情可概括为“烧三天、出三天、退三天”,即出疹前3天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出现麻疹黏膜斑;出三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退三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
3、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唾液腺肿大。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大多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4、水痘。传染性很强,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5、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空气飞沫和呼吸道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口部出现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并发症甚至死亡。是近年发病人数多、危害大的传染病,需引起高度重视。
6、猩红热。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早期发热、头痛、咽痛、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等。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像“鸡皮疙瘩”,面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舌乳头红肿。
预防措施看这里
1、接种疫苗,是预防各类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
2、定时开窗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可用食醋喷洒或熏蒸进行室内空气消毒。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工作、生活场所卫生。个人用品毛巾、牙刷、餐具应定期消毒、更换和专用;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应该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
4、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加强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
5、着装适度、饮食合理。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适度“春捂”不过早脱衣,适时增减衣服;合理膳食,注意卫生,戒烟限酒,多饮水。
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是阻断疾病蔓延的重要措施,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防护,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尽快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