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凉水润的手感、五花八门的配色、柔软q弹容易塑性……玩具水晶泥(又称史莱姆)以其独特的外观和手感,以及在各种儿童视频中的高出镜率,吸引了不少儿童消费者。
抽检1/3不合格,硼砂是主要“危险源”
3月15日,环保组织深圳零废弃的无毒先锋团队(以下简称无毒先锋)发布的最新抽样调查报告显示,在三个网购平台购买的30个送检水晶泥产品中,仅有10个样品的硼元素迁移量符合欧盟标准限值。
产品调查员伍慧娴介绍:“水晶泥在我国执行的是玩具国家标准,而这一标准提及的8种特定元素的迁移并未包含硼元素。根据欧盟相关标准,液体或黏性玩具材料中的硼元素迁移量不应超出300mg/kg。”
为什么关注水晶泥中的硼元素?其危险主要来源于原料成分——硼砂。
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测评中心主任封梅介绍,硼砂是含硼矿物及硼化合物,不小心食用后会影响食欲;长期过量摄入,易导致消化不良、抑制营养素吸收,促进脂肪分解,使体重下降,甚至影响生殖和发育。短时间过量摄入,可能导致急性中毒,轻者引起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呕吐、腹泻、休克、昏迷等中毒表现。
对于硼砂,成人中毒剂量为1克~3克,致死量为15克。对于儿童,致死量为5克;对于婴幼儿,致死量为2克~3克。封梅表示,儿童在把玩含有硼砂的水晶泥时,如果皮肤有伤口,或玩耍时用手碰到口腔,硼砂会被人体摄入,并在体内蓄积。
家长与孩子:在“玩与不玩”中拉扯
家长小暖介绍,女儿在念高中,学习压力大。“她觉得捏这个泥比较解压。”因此买了十几种各色水晶泥。女儿还说,“许多同学都喜欢玩这个,大家有空时还会关注相关带货直播,下单购买。”
许多家长无从判断,自家孩子手里的水晶泥玩具究竟是否安全,也难以说服孩子注意安全。因此,更多的家长则处在与孩子“玩与不玩”的拉扯之中。
3月12日,央广网记者来到北京某文具批发中心,在多个门店均有水晶泥的身影:塑料包装被做成了碗状、柱状、饮料瓶等大小不同的包装,配以五颜六色的水晶泥,甚是引人注目。期间,记者观察到,一位身高1米左右的孩子兴奋地挑选了几个不同颜色、不同包装的水晶泥。跟在他身后的妈妈犹豫了一下,最终挑选了2个。“我担心对健康有害,但孩子十分喜欢,少买一点吧。”该家长告诉记者。
伍慧娴也分享了她第一次与水晶泥面对面的经历。2021年的一天,3岁的孩子站在文具店里一套水晶泥玩具前,“怎么拉都拉不走,我知道他很渴望那套玩具。”出于职业习惯,伍慧娴对化学成分不明确的玩具心存疑虑。“这大概就是父母的焦虑——想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又担心自己的选择不够谨慎,影响他们的安全。”当天,伍慧娴就上网搜索水晶泥相关知识,得知硼砂的安全风险后,果断放弃了这种玩具。
然而,孩子的主动性是不能低估的。有的孩子不顾家长劝阻,执意要玩;有的则躲到同学家去玩。“玩是拦不住的,让她戴手套玩也不可能,因为戴上手套会影响手感。”10岁女孩的母亲马马说,无奈之下,她只能控制孩子玩水晶泥的时长。
控制“硼迁移量”符合标准尤显重要
伍慧娴介绍,由于水晶泥不属于3c认证目录范围,即便产品有3c认证标识,也不代表硼元素达标。而“ce”标志则是一种安全认证标志,表示该种产品符合欧盟相关规定。但如果商品无需进入欧洲市场,滥用ce标志的做法则较难得到监管。
由于缺乏相关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单从商品上的标志来看,很难判断产品是否达标。那么,让孩子心心念念的玩具还能玩吗?怎么买到合格的产品?对此,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曾给出指导。
第一,3岁以下婴幼儿不具备使用“水晶泥”等泥类玩具的条件,请家长不要购买。
第二,3岁以上儿童玩耍时,需要家长陪护,杜绝孩子吞咽、吮吸等行为。家长应教育儿童在玩耍时避免揉眼睛、摸口鼻,使用器具要严格区分和清洗,不与食物、饮水接触,避免混淆误用。
第三,选择正规商场购买产品,切勿购买无中文标识品名、厂名、厂址等的“三无”产品
封梅则建议行业协会、企业、环保组织等各方不妨先行先试,共同发起制定水晶泥玩具的先进性团体标准。她表示,国家标准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订完善,未来,人们可以期待水晶泥玩具中硼元素的特定元素迁移检测也被列入其中。而在此过程中,生产企业、电商平台、环保机构、各地消费者组织等加强合作,开展产品测评,促进品质提升,并让更多人关注到水晶泥玩具议题。(应受访者需求,文中母亲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