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医络病理论的系统构建,对络脉的研究已成为目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中医学认为,络脉有两大功能,一是运行经气,二是运行血液,所以按照功能的不同,络脉又可分为气络和血络,气络负责运行经气,血络负责运行血液。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气络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主要作用极为相似,而血络则与血管的生理、病理表现具有高度一致性。
气络与神经、内分泌系统作用相似
我们人体的各器官、系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需要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且人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环境的变化随时都会影响着体内的各种功能,这需要人体自身及时对各种功能的变化不断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体的神经系统负责联结协调人体各处器官,内分泌系统负责调整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这两个系统相辅相成,在保证人体各脏腑器官协调运行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运行经气的气络主要将经气输散到各个脏腑,实际上气络包涵了现代医学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功能。
中医络病理论指出,气络的主要功能就是将经气输布各个脏腑,形成脏腑之气,如心气、肝气、肺气、肾气、脾胃之气等,从而发挥该脏腑的功能,而在气络中运行的经气则具有保护人体、传达信息、调节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的作用。可见,气络具有联结协调人体各脏腑器官,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作用,这与神经系统的作用相同;而气络通过流动的经气,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功能活动的作用,恰恰又与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相似。所以说,气络兼具了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功能。
由于气络具有联结、协调、控制脏腑器官功能活动的作用,所以气络通畅,才可以保证各脏腑器官功能的正常运行,维持机体与内、外界环境的平衡。一旦气络出现病变,比如络气郁滞时,其表现症状也常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病变的症状相同,如肢体酸麻、胁满胀痛等。可见,络病理论中气络的概念与西医学中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有密切的联系。
血络与血管生理、病理高度一致
血络负责运行血液,在血络末端将营养物质输送给人体的器官组织,将代谢后的废物带走,然后又从血络流入经脉,完成血液的循环,实现血液的营养作用。可见,血络通过控制血液运行可影响人体器官的营养供应,这与现代医学所讲的中、小血管,特别是构成微循环的各级微细动、静脉,无论是从功能上,还是从解剖学角度来看都具有高度一致性。二者都具有纵横交错的网状形态,都是运行血液的管道,都担负着为脏腑器官供应营养的重任。
事实上,血络与血管不仅是生理功能具有一致性,二者的病变发展过程也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在气温、情绪等外界因素刺激下,血络会痉挛收缩,现代研究则发现,在同样条件下的血管,也同样会出现痉挛收缩的现象,这都可以对脏器血液供应造成不良影响;另外,血络中的气血一旦停滞,就会变成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阻塞络脉,影响气血通过,这也和血管中过多的血脂、血小板沉积,形成斑块、血栓,堵塞血管管腔的病变过程相吻合。血络或血管阻塞不通都会导致相关脏器发生缺血性病变,如冠心病、脑梗塞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通过大量研究发现,络脉与人体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血管的一致性不仅体现在它们有着相同的生理和病理反应上,通络药物对这些系统相关病变的治疗作用也具有一致性,这为利用络病学说指导冠心病、心梗、脑梗塞等多种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