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静,来自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的一名护士,从事护理工作12年。今年3月,她在公园里跪地紧急心肺复苏救人的视频在网络和朋友圈里热传,河北电视台、燕赵都市报、河北青年报、石家庄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网友纷纷点赞“最美护士”,她跪地救人的身姿成为印在大众心中的“最美瞬间”。
而对杨海静来说,紧急施救是她的职业本能,这只是她十余年护理生涯中普通的一幕。而她也因为对患者的一腔真情,被大家称为“情义护士”,获得市级“卫生系统身边感动百颗星”、市二院“学雷锋标兵”等称号。
简单的人——“第一时间紧急施救是我的职业本能”
2017年2月28日,杨海静上夜班,一大早,她特意去水上公园晨练。跑步经过公园一角时,发现很多人围着一个男子,男子仰面躺在地上,双眼紧闭,一动不动。职业敏感促使杨海静走上前去,她大声呼叫并拍打男子,但男子一点反应也没有,“他面色青紫,也摸不到动脉搏动。根据临床经验,我判断他是心脏骤停,也就是猝死。”杨海静二话不说,跪在地上,迅速为男子实施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同时,她一边紧急抢救,一边冷静指挥众人到公园门口接应120。救护车赶到后,杨海静又帮助急救人员为男子扎好液路,送上救护车。
杨海静跪地救人的义举被在场市民记录了下来,引发无数网友点赞和多家省市媒体的采访报道。面对媒体采访,杨海静淡淡地说:“救人是我们医护人员的职业本能,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有亲朋好友问杨海静:“现在别人遇到这种事儿都躲着走,你就不怕被讹上?”
“你不怕做人工呼吸的时候得传染病?”
杨海静笑着回答:“哪儿想得到这么多!当时我脑子里只有‘救人’两个字。不管我处于工作状态还是非工作状态,我都只会全力以赴地救人。事后我自己也在想,如果我当时没有施救,而是走开,我会内疚一辈子。”
救死扶伤已经深入了杨海静的血液和骨髓,遇到病人,立即施救,是她的职业本能。
性情中人——“病人的信任来自我们的真诚”
而朋友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当下社会,医患矛盾突出,医患信任成为横在医护工作者和患者之间的一道鸿沟。而10年前的一件事儿,一直深深铭刻在杨海静心底,让她始终保持着对患者的真诚,也激励她在护理之路上不忘初心,踏实前行。
2007年,杨海静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组工作。当时科里来了一位晚期肺癌的患者李爷爷,来住院时已经不能下床走动了。“为他办理入院手续的就是我。当时我只是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小护士,他特别喜欢听我说家乡话。李爷爷很亲切,我每天上班一来第一件事就是去探望他,不忙的时候就陪他聊聊天。不管病痛怎么折磨,李爷爷只要看见我脸上都会露出笑容。”
交谈中,杨海静得知李爷爷由于解放战争失去了做父亲的机会,只有老两口相依为命。李爷爷的病情一天一天加重,有一天杨海静上班前习惯性地先去看他,可他已近昏迷。杨海静上前喊他,他居然睁开了眼睛,眼角流出的泪水滴在枕畔。陪伴在病床边的李奶奶告诉杨海静:“昨天老李还念叨你今天该上班了,他一直等着你。”听到这里,杨海静再也抑制不住内心汹涌的感情,抹着泪水说:“我只是每天上班的时候陪爷爷说几句话,他竟会把我的班次算得如此清楚。”
看到垂危的李爷爷,杨海静申请上特护,护士长同意了。杨海静一直守在李爷爷身边,给他吸痰、用药、抢救,当时他已经没有意识,完全昏迷。晚上7点,大家都在忙碌地抢救时,一直不离老伴的李奶奶却不知道去哪儿了,时间在紧张的抢救和焦虑中一点点过去,李爷爷的生命在也在一点点消逝。这时李奶奶回来了,她手里拿着买来的驴肉火烧,流着泪说:“我去给你们买的,我想等老李走了,我就没机会让你们吃饭了。太晚了,只买了几个火烧,你们凑合吃点吧。静,快吃,你今天都没怎么吃东西。”在场的人都怔住了,杨海静更是咬着嘴唇呜咽出声。“相依为命的老两口在生死离别之际,老伴想的不是守在亲人身边,而是心疼我因为抢救而没有吃饭。”
这件事已经过去10年了,可每每想起,杨海静内心总是无法平静。这件事儿也感动了科室里的每一个人,当时心血管内科护士长张秀云就这件事儿对大家说:“病人的信任来自我们的真诚,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总会获得大家的信任。”
工作中有很多暖心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去给患者输液,患者和家属会说“闺女坐下歇一会儿吧,看你们不停腿地来回跑,太累了”;有时家属从家里带来了好吃的,非要让杨海静尝尝……这些普通而温馨的画面,让杨海静深深地觉得,护士的工作平凡而伟大,自己的选择和坚持,值得。
愧疚的人——“我这个闺女算是白养了”
对病人,杨海静以十分的真诚和热情相待,事无巨细,当做自己的亲人;对工作,杨海静做到了时刻放在心里,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但谈到家人和家庭,她却有着深深的遗憾和愧疚。
由于经常加班,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儿都交给了父母和丈夫。2011年冬天,杨海静的爸爸因为腺性膀胱炎,住院手术。而这段时间恰好正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期,科里病人猛增,危重病人也多,医护人员都在没日没夜地加班。杨爸爸手术后三天,杨海静才抽出时间,在上班前去病房了看了爸爸一眼,给他买了份爱吃的煎饼果子。“我没有陪过一次床,有时候想想,我这个闺女算是白养了。每天照顾病人,可是却没有照顾过已经成为病人的爸爸一天。可爸爸妈妈说,我是他们的骄傲,有我真好。”
杨海静现在从事icu护理工作。重症医学科都是危重病人,生活护理、医疗护理等各种重担都落在护士身上,“上班像打仗,下班走不脱”是icu的工作常态。一个班12个小时,结束后浑身像散了架一样,压根儿就没有心思和精力去哄孩子、帮老人。
但是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由于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今年5岁的儿子从来不主动找杨海静。他稚嫩的声音对妈妈说:“妈妈,我总是看不到你,我喜欢奶奶。”听了这些话,杨海静失落、伤心,更多的是愧疚,但是她实在没办法,医院里是被病痛折磨、让她无法割舍的病人。开家长会从来没去过,幼儿园老师都不认识这个妈妈。有一次终于有时间去接孩子了,兴冲冲赶到幼儿园打算给孩子个惊喜,但是老师告诉她,儿子已经被奶奶接走了。杨海静失望地站在路边,看着孩子们和父母手拉手开心地玩耍,内心充满了无法言喻的情绪。
但是第二天,穿上护士服,带上燕尾帽,看到等待她护理治疗的病人,杨海静想:“病人也是我的亲人!”她又微笑着,精神抖擞地开始了新的一天。